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初入心理学,难免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在读心理学的本科生,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心理学这个专业真不错,今后就可以为别人排忧解难了”。但实际上,这种思想是人们长时间受到传统心理学,也就是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的。


两个世纪以来,好像大多数心理专家的研究都与如何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有关,这种以消极取向为主的心理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所谓消极心理学就是传统意义上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主要任务。回溯心理学的历史进程,在过去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与心理学相关的词汇都是病态、焦虑等,很少涉及到幸福、勇气和爱。在这样的学术气息背景下,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横空出世,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积极心理学的形成以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实际上是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的衍生物。相比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则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潜在动力的新型科学,着重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注定将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至此,与新时代社会大背景更加契合的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便以惊人的传播速度,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甚至是其他领域学者的关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可以算是在其他领域最有意义的应用,积极心理学能够更加高效的同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将其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中,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将眼光由以往消极的方向转移至积极的方向,更加深层次地针对学生各种潜在的积极力量展开挖掘,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心理品质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相较传统教育方式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各年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期望中对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效果。


相信在基于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教育、社会新局面下,一定能让孩子们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