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武志红老师的书《中国式的情与爱》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北大毕业的心理学硕士,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同样是资深心理咨询师;

我为何认识武志红这个人,大概还是源自于那本影响深远的《巨婴国》吧。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似乎带着国家的词语都是算得上称赞的褒义词,然而在这个词出现之时,却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观念,这不再是称赞,而是赤裸裸的讽刺。

中国的传统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的人思想已经被改观,对于传统是保持着敬仰的态度,却不完全的去引用;然而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则是还在墨守成规的坚持着,并想让身边之人皆应如此。

这本书也是秉持着“做自己”的角度,将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单身男女进行剖析,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事情并非只有一面性。



在这本书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词就是:中国式。

(一)何谓中国式——都只是旁人的调侃与讽刺罢了!

中国式一词,最先是在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中,后又因改编电视剧衍生出一系列的“中国式XX”,2012年,“中国式”一词成为了那时的十大流行语。从中国式流行以来,就迸发出了“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司机”“中国式接孩子”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的词语出现,这些中国式的行为展现的则是我们社会之上积累已久的不良习惯,如下:

中国式婚姻——凑合!

中国式教育——补课!

中国式恋爱——要房,要车!

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个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

中国式交通——堵车

中国式父母——给儿女做牛马给孙子当孙子!

中国式浪漫——K歌,吃饭!

中国式交情——喝酒!

中国式微信——点赞!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波人就走,从来不瞅车!

中国式养生——未病之前不养生,病了之后养医生!


(二)中国式家庭:

1.夫妻关系——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然而索取却是无限的

我曾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中国式的婚姻悲剧就在于——保姆式妻子,甩手掌柜式丈夫,简称丧偶式婚姻。

在我们中国,婚姻的特点不乏有大男子主义、依赖型人格、家庭冷暴力等等。


我们细解这几点:

(1)大男子主义,在从古至今的夫妻关系之中,这个现象尤为常见;这个词词语是出现于旧时封建社会时期,那时的女性并不像如今这般,她们并无社会地位;同样秉持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等传统思想,那时的女性们并无太多的反抗,大抵是觉得这自古传下来的道理就是对的。

也是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大男子主义的日益恶劣,在男性的思想之中,似乎女性生来便是要如此,你不听我的,我就能够教训你,就算到了如今的这个新时代,也依旧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这大概就应了那句:“取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


(2)依赖型人格,接上面一个话题,正因有了大男子主义从而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也导致了社会之上对于女性的歧视;记得家里老人常说:嫁人了就要安安稳稳的相夫教子。相夫教子导致的后果就是,女性过度的依赖于男方,甚至到了离了他就不能生活的地步;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这个无比现实的社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总觉得身边有了一个靠山,这个靠山可以供给自己所需的,从而导致自己的生活越发的不能自理,或许到了后面的某一天,会发现,原来的自己不是这样的,那时的自己有理想,有行动,现在的自己却空有一个做梦的心。因为惰性渐渐吞噬了那最初的一点坚持。


就如同养宠物一般,我们看中的大概就是它对我们的依赖性;可,人不一般,这个是会有一个期限的,并不是永久都能够如此,都只是一厢情愿啊!


时间久了,当自己经历到一些之时,却发现自己是不想忍,却必须忍的一个状态,因为要向现实低头。


(3)家庭冷暴力 不同于实际行动的伤害,这冷暴力的危害程度可远远大于暴力。在一段婚姻之中,最怕遇到的不是吵架,而是什么也不说的冷暴力;冷暴力有这么几种——冷嘲热讽,不管不顾,听之任之。在最大程度的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或者是敷衍了事。


最直接的例子大概就是分手前奏了,我曾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感觉有些男生分手的前奏就是,各种冷暴力,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像死了一样,一直冷漠冷漠,找他也不回,直到后来忍不住了提出分手,他不会主动提出分手,却擅长怎么逼你提分手。


冷暴力的优点大概就在于此,它从来不会跟你说,但是却让你自己做出选择。


中国式的夫妻关系,一向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之一;我们常人理解的夫妻关系,本应是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然而在我们中国,能够见到的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要么是男性对家里之事不闻不问,要么就是女性对于这段婚姻都是存着一个得过且过的心理。中国式婚姻向来是讲究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也因着这传统的思想,导致了更多人的婚姻更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一般。


我个人对于婚姻这件事,一向是秉持着在遇到了对的人之后,婚姻并非是不可以;正因如此,宁愿不那么着急步入婚姻,也不愿去将就自己。


同样,想对所有对婚姻存在犹豫的朋友们一个建议:你可以听家人的意见,可以考虑他们所给你的一些条条框框,但绝对不要因为满足他们的愿望而去将就,未来是你自己的,你所经历的也是你自己的。要慎重!


2.亲子关系——沟通本是桥梁,这桥梁却不知如何搭建

我想到这样 的一个成语就是:以爱之名;是的,在我的理解之中,以此来形容亲子关系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这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关键词有两个:情感投资&沟通障碍。


(1)情感投资:身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抱着过多的期望,这也应了我们中国的古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者,也的确应该如此;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呢,有些苦父辈母辈经历过,从而以过来人的角度指点着孩子的人生道路。


一对父母在孩子身上耗费的时间,是不可计算的,从出生到成人,甚至是孩子也为人父为人母之时,都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因为父母在为你好。


也正是因为这为你好,导致了更多的问题出现,父母总是过多的入侵孩子的“私人领域”,并且视之为理所当然,他们的理由就是:我是在为你好,并且我有义务去了解你的一点一滴。


传统的中国式父母思想中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下意识的行为就是帮助他们做出一切能够决定的决定,不管孩子的意见究竟是如何。也因这些行为,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该有的尊重。这也就间接性的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关系,并且形成了‘情感投资’,严重一点说这叫情感绑架。


(2)沟通障碍:父母爱孩子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然而爱的表达方式却让诸位父母感到心力交瘁,似乎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的越爱,两者的关系却越恶劣。这也就证明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


在中国,亲子关系也算是难以攻克之一,我熟知的是中国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有太多的沟通了解,你错了就是错了,那我教训你也是正应该。这也是为何亲子关系不和谐原因之一。


由于时代的不同,每个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父母跟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思想可能更为前卫,而父母那一辈因经历的多了,思想也更为的保守且带有一丝陈旧。也正因如此,时下的亲子关系不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沟通障碍。想说却不知如何的说出口,那便不说了吧。


说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吧,我呢算是一个独生子女,在家里可谓是从小被宠到大;可能是年少不懂事,总觉得身边的人都迁就着自己,随着这样的想法,叛逆期也接踵而至。就想做自己想做的,可是家里人都不同意,一开始会吵架,会有责骂,可慢慢的,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是以前那个见到长辈都是乐呵呵的喊人的小孩子,每天除了按部就班的事情,其他时间都躲在自己的房间,把房门紧锁,不跟家里的任何人交流,说句实话:至今已经有好几年没跟家里人好好吃过饭了,每次要么就是自己点外卖,要么就是做好饭自己端一碗饭在房间里吃;我好像再严重一点就是,我去客厅倒水都是等所有人都不在,或是都已经睡着,不然我是不会出门的。


我家里人没人会问我怎么了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啊?


他们好像对我有一个统一的态度,那就是:强硬。


他们让我做某件事并不是征求我的意见,到我知道之时似乎就是板上钉钉的通知;对于我的事情,第一时间不是了解,而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责怪,不管这件事我对或错又或是没有关系。


我是一个可以跟新朋友等相处的游刃有余的人,却不是一个能跟家人融洽相处之人。


就算到了现在,我跟家里的关系应该算得上不好不坏。


以我自己的例子来告诫各位父母及孩子,千万不要让你们关系处在一个连沟通都十分困难的境地,因为缓解很累。


如何解决呢?大概就是,在孩子的状态以及情绪不对之时,要学会分析,并且试着去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你责怪的眼神,不是你强硬且坚持的态度,而是要你软下心来听自家孩子的诉说。


还有就是,不管你们的事业再忙,也不能试图用金钱来填补你们在孩子心中的那部分;陪伴孩子不需要你一天24个小时,哪怕你抽出一点时间,都是好的;可以聊聊你的境遇,可以聊聊ta的生活。这是对孩子以及父母都能用的,多陪多聊多听,才能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够让彼此的心更加温暖。


(三)中国式爱情:爱情=物质?

说到中国式的爱情,在这本书开篇的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大部分人选择婚姻的时候,虽然也考虑爱情,但不会将爱情作为婚姻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将婚姻的持久稳固视为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将重点放在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


以往的中国式爱情讲究的是媒妁之言、是牵牵手就是一生、是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爱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已经不只是感情问题了,而是在经济、生活、父母等诸多的因素下造就出了现在的“中国式爱情”。


就如书中所说的,现在的人考虑爱情将重点不是放在爱情,而是物质等现实性的问题之上;如果从前是爱才胜过于爱财,那么现在则是刚好逆之——爱“财”胜于爱才。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想象,现如今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现实——相亲。


有这样的一个数据——如今的1.8亿单身人士,还有23.8%的单身父母帮忙牵线搭桥,也就相当于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努力着。由此,也就成功的将“男女问题”变身为“消费市场”,也让相亲一词成为了近年来最火词汇;有这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


受了家长的熏陶,现在相亲时候开场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有房有车吗?”“你存款多少?月收入多少?”等等类似话语。


对于这部分来说,物质上的爱情,可能比精神上以及行为上的更重要。爱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或许某种东西的一种工具或是台阶罢了。


这样的例子算得上比比皆是。


然而我们能够说这样的不是爱情吗?不能。


人各有志吧,对于爱情的选择更是大相径庭,有的人可能将物质条件放在了第一位,大概是觉得这样的爱情才有安全感吧。


最终对此我想说的是:物质固然重要,在离开了物质的前提下,真正的爱情也尤为重要。选择此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去进行,不能盲目。


你所谓的爱情,并非是打着爱人的旗号做着物质的交易,而是你是否会爱的证明。


(四)中国式交情:酒肉朋友or 朋友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日你帮了我,将来你若有难,只需告知一句即可。


那都是古时候的说法了,那时的交情都是你有难我帮,我有忙你来的;现如今的交情大多是在饭桌之上,且还可能算不上交情。总之就是,来了就是三杯起步,你如果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也就有了那一句喝酒之时最经典的句子:感情深,一口闷。


然而这真的是朋友吗?


周国平曾说: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说到这朋友大概就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一种人了,在需要你之时,口口声声的都是哥们情义;在你需要他们之时,他们可谓是避之不及。


这就是中国式的交情!


所以啊,这交友须谨慎,且交且当心。


(五)总结中国式: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被贴上标签之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把它去掉,而不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事确实如此!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标签,这些标签不全是好的,也不全是坏的。


这“中国式XX”就是我们国家最受争议的标签之一。


有很多人并未重视此事,大抵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吧,可这彻彻底底的中国式行为,影响可谓是尤为广泛。


且,在这各种各样的中国式行为面前,我们都不是旁观者,而是一个不算自知的当事人之一。身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推脱说自己并非如此,而是要学会自我反省,在反省中发现我们自己身上的“中国式”行为。


中国式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而是十分有代表性的国民素质语,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它是什么样子,我们就是什么样,从而在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改变自己,并且参与其中,感受到这彻彻底底的改变。


让这中国式成为我们最骄傲的代表词之一,而不是为之羞愧。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