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会被骗,这是什么心理在作怪?

我们走在大街上,常常能见到一些标语“天长地久有时尽,电信诈骗无绝期”、“花言巧语诱惑你,切莫当真如陷阱“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在其他各种平台上也能见到各种关于防诈骗的宣传。并且国家似乎对防诈骗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但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能见到各种诈骗事件的出现。甚至有比较固执的受害人在跟骗子交流时,反诈中心的警察上门都无法阻止,死活都要给骗子打钱。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怪呢?骗子是真有那么大魔力让人深陷骗局无法自拔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最近我们常遇到的有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指的是用信息、网络电话等平台来进行诈骗。明明有了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什么还总是有人不断“上钩”呢?让我们从一些具体的诈骗事例来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每逢高考之后,我们的高考生就成了被骗对象,一般高考完之后,家长或者长辈们为了嘉奖辛苦的孩子们,往往会奖励他们一些钱以及给他们买手机等,这首先构成了诈骗的必要因素,被害人“有钱”可骗,并且他们也有手机,存在可以联系他们的方式。这时候诈骗犯,就装作是被害人的同学,可能是高中同学,也可能是其他阶段的同学,以急需用钱为由骗取被害人小额金额,如几百块、几千块等。这时候我们的被害人,还未完全进入社会,防备心比较低,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怀疑过多,就直接打钱了,打完钱之后发现联系不上对方。这时候我们被害人再去报案,往往很难将钱给追回。上述情况,被骗的钱可能不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毕竟是辛辛苦苦挣的,却无法追回。2016年8月,有一名高考生被电信诈骗者骗取学费9900元,发现被骗后突然心脏骤停,不幸离世。此种类型的诈骗,诈骗犯抓住了我们的高考生缺少防备心的漏洞,并且也反映出了网络账号安全问题、隐私泄露问题等。

还有前些年在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有些骗子装作学校的老师,趁孩子在学校,给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孩子犯了急性阑尾炎或者其他什么疾病,急需要钱来医治,以此为由骗取孩子家长的钱,最后家长急匆匆赶去学校或者医院才发现孩子根本没事,也根本没在医院。这种情况,我们的骗子正是抓住了家长对孩子的急切的关心来骗取钱财。


结合以上两种情况,我们总结出,当遇上有人问自己要钱,我们首先所要做的是什么?先冷静下来,仔细考虑判断一些骗子说的话到底是否属实。增强自己的防备心。有很多人被骗之后冷静下来其实能发现自己其实是被骗了。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冷静下来思考能阻止很多诈骗事件的发生。被诈骗可能会导致受害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受害者缺乏信任和对他人的怀疑,也有可能降低其社交活动的频率和积极性。此外,长期被诈骗还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受害者及时寻求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以获得心理支持和疏解。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