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高好还是低好?

当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与你分享喜悦或者悲伤的事时,你通常会跟着一起快乐或悲伤还是并没有多余想法呢?如果你通常能体会到分享对象的情绪,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大概判断你是一个有一定共情能力的人。或者用大家更为熟悉的名词——同理心。

  

共情,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多大程度上能体会他人所能体会到的情绪。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提出了这些问题。惠子对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大概就是说庄子认为鱼是快乐的,但是惠子就不同意庄子的说法,他觉得庄子又不是鱼,怎么能理解鱼的快乐呢?惠子认为,庄子无法与鱼共情。但庄子认为自己可以。

所以大家认为呢?与鱼共情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与人共情是一件苦难的事情吗?可能并非如此。我们在谈判的过程中,可能会听到那么一句话“你站在我们的角度替我方思考一下”,每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如遗传、家庭、社会文化、人生经历不同,所以造成对任何事物产生的看法与想法以及情绪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造成分歧、不理解等等。这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视角下来理解事情,就可能与对方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然后会由原来的分歧状态变得和谐。


“共情”能力往往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所不能缺少的能力,当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烦恼,渴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时,心理咨询师常常需要通过共情来访者的感受、理解来访者痛苦与纠结,来引导来访者、帮助来访者。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无法与来访者共情,那么毫不过分的说,这个心理咨询师无法给来访者他所需要的帮助。

共情能力太强也可能会对当事人带来一定的困扰,比如太过敏感。当他人一有情感上的波动,我们就能发现,并且对此深有体会。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当然可能也有人觉得自己共情能力太低,想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那么有没有方法提高呢?其实是有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多进行换位思考、多观察他人的状态、多揣摩他人的语气、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等等。


当然,无论共情能力的高低我们都不需要太过于去纠结,改变能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