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是什么心理?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指研究者或社会往往只关注成功或生存下来的人或事物,而忽略了失败或未生存下来的人或事物。这种心理会导致人们对成功的人或事物做出错误的推理,从而低估失败的风险和过高评价成功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只关注那些成功成为百万富翁的人的故事和经验,而忽略了那些失败的人的经历和教训,就会导致人们忽略了成功的背后的困难和失败的无法避免性。这种心理在商业、投资、人生规划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战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德应军方要求,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就“战机应在什么地方加强防护”提供建议。而当时成功返航的战机中,大部分都是机翼被击中,机尾被击中的战机数量最少,因此军方认为应当加强机翼部位的防护。但沃德认为,这些机翼中弹的战机,即使被击中的次数再多,也是战场上的幸存者,真正应该研究的,是那些被击落的“倒霉蛋”,即未能够成功返航的战机。返航的战机中,机尾中弹的最少,恰恰说明机尾一旦中弹就是致命的伤害,战机基本上无法成功返航了。经过研究,沃德给出了加强机尾防护的建议,正是这个科学的建议挽救了许多飞行员的生命。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可能有无数个失败者,但我们常常只看到那个成功者。前不久“读书 无用论”盛行,许多人用一些学历较低的企业家在事业上的成功来证明“读书无用”。但其实,这些企业家的成功都有着极为特殊的原因,是普通人很难再复制的。我们只看到了取得成功的极个别人,却没注意到绝大多数读书少的人没能获得成功,实际上他们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幸存者偏差其实是一种逻辑谬误,其主要体现在舆论的旁观者和参与者在观察和评论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认同“幸存者”的经验而非“未能幸存者”的经验。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好的方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于是,在网络上,人们浏览到的信息总是别人包装、加工过的自己好的一面,而缺点是无法被看到的,这样便造成了一种网络幸存者偏差效应。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和碎片化,导致信息喷涌而出,人们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接收到各种光鲜靓丽的事物,新奇古怪的言论。这些信息铺天盖地,淹没了其中弱势的,但是能代表大部分的信息,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就会增大。而就更深层面来说,网络的快速发展让各个网络平台对争夺网络资源有了很大的紧迫性,他们就更倾向于去发表一些爆炸性、片面却能抓住观者眼球的言论,去争夺有限的网络资源,加上网络飞快的传播速度,就会让那些少数的、“非幸存者”的信息和言论无法被人看见,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信息关系,进而误导人们的观念。

当我们在进行网络社交的时候,面对别人展现出的好的方面,心中自然会下意识比较,对比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出现自卑、抑郁等情绪。这种观念一旦形成,甚至是在线下社交的时候,也会使我们产生抗拒表达、畏惧社交的情绪。


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些事看起来“很容易”,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被幸存者偏差蒙蔽了双眼,忽视了事物本身最真实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幸存者偏差带来的影响,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抛开网络上其实只有少部分人拥有的“正常”,而真正去认识属于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常态,进而减少这样不健康的焦虑与自卑,降低甚至消除因为认知失常而产生的焦虑,正确认识自己、评价事物、拥抱世界,共同创建出美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