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文字讨好症”的人是什么心理?

当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会不会特意把“来了”改成“来啦”,“好的”改成“好滴”,一些本来只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的事情,却非要运用语气助词或是叠词,只为让对方收到消息时,阅读起来更觉舒心、轻松、愉快。


人们在进行人际沟通的时候,除了面对面时的表情、语气等直接的情绪表达方式,文字也是一种间接的情绪流露,一种展现表达者情绪的信号。如果表达方发送文字时心情是愉快的,那么他所使用的文字也会更具善意,更多的去斟酌、去迎合对方,更加关注对方接收到消息时的心情,以给对方带去更好的观感;而倘若编辑文字时心情比较糟糕,那么文字也会随之变得不“善解人意”,给对方带去不好的阅读体验。

“文字讨好症”一词最初来自于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它是指我们在社交平台与人交流的时候会不断斟酌每一个字、词的修改,通过语气词、叠词等方式让自己的表达看起来能给信息接收方带来“更轻松”的体验。


当然,不可否认“文字讨好症”的出发点无疑是积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线上的交流沟通比起线下是缺乏情感联结的,这时候语气助词就好像面对面交流时的眼神、微表情等,使单调的文字更富人性化,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文字讨好症”是否会成为一种束缚自由、违背情绪本身的枷锁,也值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深思。一旦患上“文字讨好症”,人们可能会选择刻意的压抑自己糟糕的情绪,努力营造、迎合一种“善意”的假象,变得优柔寡断而不是直白地说明来意、明了地提出想法。表达变得冗长、复杂,纷繁重复的文字掩盖了人们最初的表达意图的同时,也抛给接收人沉重却无用的“善意”包袱,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效率,并且也给表达、接收双方制造了心理负担,很容易让其陷入内耗,产生心理问题或有疲劳感。“文字讨好症”逐渐演变成“虚伪”的代名词,心存不满却要敲击键盘,编辑出违背本心的温和话语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有时还需要配合上愉快的表情包。


“文字讨好症”必然有其利处,但它却也未必处处适用。正如奥威尔曾言:“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准确,而语言的随意和凌乱又使我们更容易产生浅薄的思想。”个人思想如果始终处于一种随波逐流的被动状态,那么再万能的语言公式也会显得累赘,最终进入导致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而在现行社会当中,“文字讨好症”必然有其利处,然而它却也未必处处适用,这正是文字讨好症所敲响的警钟。

人生就是场体验,请你尽兴。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