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阅读对一个人心理的影响

从小家长与老师包括整个社会都在向我们倡导要多读书,多读课外书。小时候懵懵懂懂,父母老师说什么我们便跟着做。但从未深入思考过阅读为什么重要,以及阅读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什么适合开始深入思考阅读的意义与作用呢?当我们在阅读一些书籍时,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杰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杰出人物身上似乎有些共同之处。那么这个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便是很多心理学家都曾在年幼时大量阅读。有的心理学家家庭美满,家长注重教育,并且家长自身学历就很高,他们往往会引导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未来的那些杰出的心理学专家)阅读大量的书籍。而那些家庭并不美满的,为了短暂的跳脱出一团糟的生活,他们将自己埋入书的海洋,以此来对抗对他们不那么友好的世界。

那么阅读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首先阅读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角,拿比纳来举例,他是一个心理学家,他研究心理是用特定的心理学方法的,但是当他在进行一些创新(智力的评估量表)或者提出一些假说的时候,是否会参考到一些他在阅读时所收获的东西,比如参考他在阅读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这无从考证,但是阅读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用自己的例子来说,我阅读了一本书《博弈论》,其中的很多内容我某天突然发现生活中处处是博弈,可能我在接下来某次人际交往中就会运用《博弈论》中的知识。

其次阅读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社会支持,阅读书籍其实是一种与作者的交流,既然是交流就有可能产生共情,与自然科学的书籍相比,可能一些小说与文学作品可能让我们产生共情,然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童年不那么幸运的马斯洛和罗杰斯是否在幼年时曾在读到某一段人生也特别悲惨的主人公身上获得过力量呢?还记得我在选择心理学作为专业时,曾经去搜索学心理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时,我看到的一个答案,至今记的非常清楚“我们曾以为只有自己才有的特别的心理特征,其实早就在心理学教科书上作为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很多人在青春期时都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是敏感的、是迷茫的,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但其实书上早就告诉我们青春期很多人都有一样的经历与感受,并且有解决的办法。所以在遇到一些人生困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阅读中找到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人,他们在遇到困境中的心情如何,是通过做什么来逃离这些困境的,是不是也能算作是一种社会支持呢?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