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现象背后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教育背景极度内卷的情况下,“鸡娃”一词迅速引起了关大网友的激烈讨论。鸡娃指的是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疯狂给孩子打鸡血的现象,为了让孩子能读好书、考出更好的成绩,不断的给孩子安排过多的学习和活动,不停的让孩子去拼搏努力的现象。


深陷内卷教育的裹挟中,父母参与下的教育行为举全家之力,将所有的资源和关注都倾注到孩子的身上。任何学业上的不满意都会成为家长继续压榨孩子学习可能性的稻草。如果说,以前父母的天性是望子成龙,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则会拼命鸡娃自己的孩子,接受不了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也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庸。社会竞争的快速加剧,上升通道的限制,拼命打鸡血、榨干孩子的任何一点学习时间是鸡娃父母们的绝杀武器。在“双减”政策执行前,“鸡娃”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家长看到别人家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就把自家孩子也送到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中,培训班内容也涉猎广泛,还包括对孩子的艺术或体能各方面的培养。拼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躺平等于阶层下滑,是父母藏在内心的恐惧。

在“鸡娃”教育模式的的压力之下,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值得关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已经达到 20% 左右,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密切凝视和沉重期待,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青涩的青春期,已被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覆盖。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了功利的现成目标,那就是要考高分、要成功、要全方面多角度全面发展。很少有父母能成功免疫“成功学焦虑”,从孩子出生开始,智力开发玩具、早教课程、促进大脑发育的脑黄金补剂就已经无孔不入。教育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的事情,但是在成功学的驱动下,孩子的身影不见了。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都变得不再重要,而被一串串数字化的衡量指标所替代。比完奥数比国学,比完钢琴比围棋,反复被排名被比较,被卷进越来越湍急的竞争漩涡当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适合考试,他们的时间完全可以花在考试之外的事情上,不会考试并不是一事无成。“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算作成功”的标准真的值得推崇吗?上了普通大学,我们的孩子就没法过好这一生了吗?


“双减”落地后,解放了学生大量课后时间,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参与。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也需要动态的监控与管理,但面对庞大的学生数量,教师做到精确而动态的心理健康监控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应当转变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起心理素质课后服务机制。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