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

1955年,Henry Beecher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强大的安慰剂》,在该书中,他指出在术后的镇痛、咳嗽、感冒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对四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患者都有效果,这一下子引起了关注,从此,安慰剂效应广泛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是指在治疗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剂,由治疗的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的好转。给患者发一颗糖豆或是注射生理盐水,告诉患者这是治疗的药物,便真的会有治疗效果。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镇痛剂的安慰剂效应,有许多临床试验表明,“假”的止痛药或止痛手术能让患者真的缓解疼痛,甚至与真手术的效果没有差别。与安慰剂相对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它与安慰剂效应作用机制相同,但是性质与安慰剂效应完全相反,具体是指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的心理现象。


安慰剂效应的心理作用机制,初步分析是受期望效应和条件反射的制约反应。期望效应该预期引导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暗示个体病情得到改善,在主观上产生病情减轻的感觉,并客观作用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恢复中。条件反射则是患者对安慰剂产生了与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从而产生了实际的治疗效果。

安慰剂的效果,可能受个体差异,医患关系,先前经验等因素影响。医患关系和先前经验很好理解,当医患关系良好时,患者更倾向于相信医生,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效果形成积极正面的预期,后续的治疗性互动也易取得更好的效果。先前经验,当患者在本次治疗之前就接受过相关的正面信息,也会对此产生积极的预期。


而影响最大的便是个体因素,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但也有科学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并不只是心理暗示的影响。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