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可怕

生病之后,要及时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病情才会好转,这是毋庸置疑的常识。但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中的长辈在感到身体不适时,不去医院也不看医生,而是自己买了很多“保健品”服用。更奇怪的是,在吃了这些明显是“智商税”的保健品后,他们居然说真的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0世纪80年代,神经科学家Jon Levine招募了一批刚刚做过手术的志愿者,按照惯例,必须使用镇痛药物以减少术后的疼痛。乔恩把志愿者分为两组,第一组遵循常规做法,注射吗啡;对于第二组,表面上宣称,“我将给你们一种效果强大的止痛药”,实际上,为他们注射生理盐水。以常理而言,第一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应该比第二组轻很多,意外的是,结果显示,不管哪一组,疼痛都显著减轻。

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1955年在Henry Beecher经典著作《强大的安慰剂》中出现后,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安慰剂的作用机制是以预期为核心的,但是预期本身并不具有治疗效果,它只是一把钥匙,真正起到作用的是积极良好的预期所带来的具有镇痛效果的内啡肽。就像我们小时摔倒了会找父母寻找安慰一样,而此时父母的拥抱和温柔的话语确实可以减少我们的疼痛,因为安慰可以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使人体分泌内啡肽。在结构上,内啡肽与鸦片十分相似,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后续实验中,乔恩给第二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和纳洛酮,纳洛酮可以阻碍内啡肽的效用,结果,生理盐水的安慰剂效应消失了。


还有研究将目光集中在大脑中的额中回区域,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当患者将糖豆当成止痛药服下后,部分患者大脑内的额中回区域几乎瞬间点亮,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安慰剂反应者”。然而,额中回区域只负责对安慰剂产生反应,而与涉及真正止痛药反应的另一个脑区完全分离。

除了额中回,科学家们还曾发现其他的脑区与安慰剂效应有关,比如2007年,有人发现,位于脑干上方的伏隔核也在安慰剂镇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伏隔核是“奖赏环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与快乐等情绪的产生密切相关,这让人思考安慰剂是否是依靠产生愉悦情绪来缓解病痛的。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示,安慰剂效应并不像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它的生效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作用机制。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