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七种自我界限不清导致孩子人格无法健全

【心理导读】健康的家庭,就是分化得比较好,相互支持又相互独立,可能随时给彼此帮助,对方不在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活得下去,换句话说,彼此无条件的相爱,又能相“望”于江湖。但是很多家庭,关系错综复杂,情感缠绕纠结,导致孩子成长出现很多冲突和盲区,自我不独立,人格不完善。


第一,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一个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是温柔的。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同时他也具有温柔的能力。用过度严厉来建立权威感的父亲,就像青春期的男孩在喜欢的女孩儿面前装模作样,都是不成熟和不自信的表现。


第二,过分唠叨的妈妈

就是对家庭里的事情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老公和孩子说很多很多话。即便是繁琐的家务、消磨掉的容颜和越来越少的成就感对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来说是多么的无法承受,过多的抱怨和指责并不能改变什么。


妈妈还是应该透过那些看到茁壮成长的孩子、稳健发展的丈夫和蒸蒸日上的家庭规划,并且和丈夫取得良好的沟通来分享整个家庭的成就感。


第三,家庭里的话题被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最高谈论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


可是试想一下,当夫妻之间开口只谈孩子的学习的时候,家庭中的那些诸如糟糕的姻亲关系、一触即碎的夫妻感情、乏味可陈的性、面临瓶颈的事业发展都可以隐藏起来。那些,才是他们真正需要面对却没有能力处理的,所以就拿孩子的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是,特别地感到不安,想要去限定孩子时,比如说死亡、比如说爱,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是不是自己需要去解开的一个心结,这样孩子才可能不在无意识里继承对同类问题的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建立安全和开放的心态。


第四,过度背景化

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一个词“拼爹”,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现在甚至在幼儿园,在入学前,老师先要调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好像现在这个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师还潜伏地在做,而孩子们之间谈论的也是,我爹是做什么的,我妈是做什么的。


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说,我仔细体会了一下,这种言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一个人的背景已经把这个人本身给掩盖,对于父母来说,过度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社会背景,说明他心里很虚,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个好父母,所以需要这些背景来挡住前面,来隔离孩子跟真实的自己靠近。


说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而他们又害怕孩子们看到这一点,所以,就努力地编制了一副宏伟的背景,来挡住孩子的视线。很遗憾,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读心器,在孩子们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每个大人都当过孩子,仔细回味一下,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点,只是孩子们很善良。


所以,也就配合父母做了一个好观众,为了显得逼真,一开始,他们往往也会复制父母的言行,在学校或社会上来宣传父母的社会背景,而代价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真实的自我价值,因为在虚假中呆得太久了,就忘记了原本的真实,同时,社会中,老师和其他跟他一样的同学,会迎合这样一种行为,被华丽的背景所吸引,而忽视真实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在潜能和特点是什么?在表面上的社会迎合和赞叹下,孩子就会慢慢地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回应式地对父母的背景为荣为傲。我可以想到的一个画面是,盘绕在大树上的藤,生存只能依附在大树上。


相反,家庭背景又会成为另一些家庭,发展自卑的土壤,孩子们在父母过度的遮掩中,听到他们心中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声音。所以善良的孩子也会呼应父母的心声,将自卑的种子种在自己心里,在学校羞于谈及父母,大家也常常看见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一些可怜的人总是被欺负,而这种羞愧,是一种在人群中非常注目的攻击靶(它弥散着一种信息,解码出来就是,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值得别人尊重)


在这里,我们也暂时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周围的同学因为都是孩子,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回应式地来欺负他,让他重复体验到,我不够好,从而加深这样一种畸形的心理动力。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常常会不平凡,要么成人后,愤怒地来力争更大的社会背景,或者破坏社会背景(极端的例子是恐怖分子),要么自怨自恨,来吸取周围人的能量,他会无意识地制造出很多事件,让身边的人卷入悲伤的大海,或者带入愤怒的火山。所以,在他身边的人,常常会被动感受到一种无能的感觉。


第五,工作化

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然后被孩子给忽略了,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就是因为如果他要是有过多的时间在家里的话,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而要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因为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


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看起来就不用那么心苦,真的是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用过度的勤奋工作给毁了,他们被巨大地忽略了,很多孩子对这样的父母在童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


第六, 隔代卷入

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然后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种界限不清的关系,他们常常会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进入家庭,这使关系更错综复杂,并且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这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特征,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的在煮着。解决中国家庭问题的出路就是巩固夫妻联盟,建立起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


第七,功利化的关系

这个意思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拥有了什么。比如说,你拥有了很多的才艺,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这种有条件的爱,反映在亲情中间的时候,尤其变得悲哀。


殊不知,家庭中的血缘之爱、亲情之爱本来不应该被功利化的,它应该是一种无条件的爱,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体会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发展到成人的潜意识里,对别人功利性的爱,有条件的爱,是为了隔离我对他无条件的爱,这就是一种爱无能的状态。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