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彬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英语CET-6(中、高考英语接近满分)、对哲学心理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2024-11-11
音频文字稿:你好,刚才认真阅读了您发表的这篇帖子,虽然文字很少,但是也能理解您目前的心理状态和诉求。首先,我们应当清楚。生病。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现象,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的人甚至频繁的经历,那么。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真正使人痛苦的,恰恰是对这种疾病的错误体验。我们应当清楚我们所有的感受,包括处于疾病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只要是在自己最安宁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最宁静的时候,我们是去觉察它。我们只要觉察到这种感受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任何一种疾病,任何一种痛苦,再大的,痛苦再大的。这种负面的体验包括疾病的体验。仔细的观察他到底在哪里,这种痛苦到底在哪里?我们再借用一下古印度释迦牟尼先生的理论。从五个方面考察一个人。我们现代医学称为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释迦摩尼先生用五个维度,就是色、受、想、行、识。颜色的色、感受的受、思想的想、行动的行、识知识的识,从这五个维度,刚才您所说的如何忘记的问题。那么就是在第二方面,一个是瘦瘦感受的受。他说了,触与离是受音的编辑,就是感触的触,离开的离。普通的人。感受着,每分每秒都在感受着自己的感受。而修养境界到了一定境界的人,他们离开了自己一切的感受,也包括您所说的这种疾病。第三个维度就是想,想呢就是思想的想。释迦牟尼先生说,寄语望是想的编辑。所谓的记忆,就是记忆的记,我们普通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记忆中。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现象,都是以自己的记忆中的材料作为加工。那么就像您所说的,如何忘记?忘记恰恰是想响音的砷剂。所谓的身系,就是只有修养到了一定深度、广度的人才能够忘记。而这种忘记是较高的境界。所以说我们在了解到这些以后,就应当尽早的广泛的涉猎,涉猎各领域的知识、文化等等,使自己的。思维认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面对。同样的感受之前还会觉得很痛苦,那么在达到了一定的修养境界之后,就会发现,虽然还是痛苦,但是却能觉察到他,只要觉察到他的时候,就是已经摆脱了,再也没有什么别地摆脱。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具体沟通的,您可以通过私信留言或者是语音通话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