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凌晨坐房顶大哭称不想结婚,是什么心理原因导致的呢?

1月3日,浙江宁波余姚,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前往营救一名爬到房顶上因父母催婚问题想不开而一时想轻生的女子。

看上去结局皆大欢喜,在消防员“没事,我在的”安慰下,女子情绪缓和后被救下,可当我们试想,后续会如何发展?问题解决了吗?这名女子为什么想轻生?其实这是她面对了不断累积的催婚压力、找不到应对压力的办法而采取的一种对抗父母的手段,轻生不是目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沟通出现了问题,双方都有着认为自己是正确一方的理由,如果发展到了要靠“以死相逼”的程度,双方都不肯退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似乎是沟通过程中,父母执着于让孩子顺应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孩子执着于自己不想结婚就是不想结婚的想法,沟通的初衷——“达成共识”似乎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只关注我想说什么,你听着就好。

我们该如何促成共识的达成呢?

对很多父母而言,当父母被询问“为什么这么急着让孩子结婚”,我们大多都能听到类似“这是为孩子好”“要是再不结婚就要光棍了”“为了让孩子生活稳定下来”等等回复,再细听,似乎能听到父母背后的声音——“因为我是对的,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听我的能让你变得更好”。

其实,关系再亲密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都应该有一条界限,这是亲子关系舒适的边界线。催婚实际上是一种越过了边界试图去操纵对方的行为。诚然,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父母为了保护孩子而包揽了很多当时没有能力做出的选择,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把曾经占用孩子的空间和做选择的权利归还给孩子,这才导致了父母总有一只手和一只脚放在边界的那一边,对孩子要做的事希望继续“加以指导”。

希望父母能明白,孩子的成长是在经历中磨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父母的成长是慢慢放开对孩子的控制,做更好的“陪跑”,而不是“替跑”。

对于孩子而言,其实可以试着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执着于催婚,那些烦人的催婚行为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对自己的关心和一些对自己未来的顾虑呢?如果有,相比于直接告诉父母“我不想结婚”,其实也可以从言语和行动上出发,向父母表达对他们催自己结婚的理解,但是自己出于什么原因不打算随随便便找个人结婚,已经给出一些关于能独自照顾好自己、自己的未来可以有够用的经济和物质基础等证明,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打消了顾虑,或许就能减少父母的催婚行为了。

我们希望减少的不仅仅是催婚行为,因为父母和孩子的顾虑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希望减少的是双方对彼此的不理解,以及由不理解引发的亲子与父母冲突行为,家和万事兴。

微信扫一扫
打开心灵密友小程序免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