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2024-10-13
音频文字稿:你好。呃,他说你的这个问题呢,应该说。呃,他说你把他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为人处事方式不考虑他,不体谅他自私。那么。人的这个自私哈,不是说。你拿一个方案就能解决的,就首先你要意识到我的自私。我的自私是什么是?对大人的不信任。对他人的不信任。不信任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害怕自己被伤害。那么害怕自己被伤害,所以就不愿意去付出。只想得到。这就成为了自私。对吧。那如果说你能改变啊,就是改变什么呢?就是说。你能够对他人有信任感,能够对他人建立一种信任感。愿意去付出。啊?那么这两点结合在一起的话。那就是你的自我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说拿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就能够。做得到的。如果你没有从根子上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案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的。所以你要看到你知识的背后是什么。自私的背后就是很有可能是一种什么呢?就是认为,就说因为你比如说从小到大都是被别人。关心啊,关爱啊。然后你就把这种关心和关爱是为了当然啊理所当然,就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关心你,关注你,爱护你,帮助你。所以他其实本就是。按理来说正常情况下。从小能够被他人关心关爱的人,他内心应该储存着很多的爱的,他是可以去付出的。但是他一旦认为。别人所有为他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都是应该的时候,他就不会去付出了,就是她认为所有人对她的好都是天经地义的,对吧?所以这里就要改变这个认知啦啊。所以说,呃,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就要改变认知,就是没有谁。有义务有责任,必须对你好,当然可能除了你的父母是吧,除了你的这个最挚爱的,比如说抚养你长大的祖辈。他们可能一味的爱你,但是从来没有教导过你,引导过你。告诉你。付出的快乐,只有当你付出你才有得到啊,只有当你舍,你才能有得。像这样写的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们没有叫你,所以你会认为,因为从小到大一直被别人爱,被别人关心,被别人啊照顾的时候。那么你在现实生活里头。当你的朋友这样对你的时候,你就会视为当然。那久而久之,朋友受不了啊,受不了就要跟你分道扬镳啊,谁还跟你做朋友呢?朋友和朋友之间的。这个这个交往哈,他原则是什么对等。是吧,我对你好,你也对我好,你对我一分,我也对你一分啊。你不能够用对父母的这种标准,对祖辈的标准去要求你的朋友。啊,或者说你在婚姻里要求你的配偶,这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因为。亲子关系就是父母跟儿女的关系,祖辈跟孙辈的关系。是跟你的。配偶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是不一样的是吧?所以也许说,你说你的祖辈好像这么对你是理所当然,你的父辈对你似乎是理所当然。但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学。啊,你的同事他们没有这个义务,她们没有这个责任,所以你这个认知如果能够调整过来,你就能改变好吗?